在东京奥运会女排赛场上,一个利落的二传动作让丁霞的名字响彻世界。这位35岁的“老将”不仅手握奥运金牌,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书写了一位普通农家女孩的逆袭故事。当同龄人陆续组建家庭时,丁霞却选择继续在排球场上挥洒青春,她的故事里藏着倔强、坚持,还有对梦想的赤诚。
丁霞的排球之路始于偶然。1988年出生在河北农村的她,因个子高挑被中学体育老师“相中”。“当时连排球是什么都不知道,连球拍都够不着网。”丁霞曾回忆,正是父母的全力支持让她踏出第一步——母亲辞去工作专职接送,父亲省吃俭用凑出训练费。在石家庄体校,教练刘新会一眼看中她修长的臂展和灵活的身手,一句“跟我练吧”为她推开职业大门。
初到辽宁队的丁霞,却遭遇了职业生涯首场寒冬。高强度训练让她身心俱疲,一次与教练争执后,她连夜买票回河北。“当时真想放弃。”丁霞坦言,但母亲的“狠心”让她重新出发:“你连这点苦都吃不了,还谈什么为国争光?”这句话成了她坚持的火种。此后三年,她在训练场日复一日加练,却屡屡与国家队擦肩而过。直到2013年,郎平的一通电话改变命运——“国家队需要你这样的狠劲儿!”
展开全文
加入国家队的丁霞如鱼得水。2015年世界杯上,她以精准的传球帮助队伍夺冠;2016年里约奥运,她在淘汰赛中逆风翻盘;2021年东京赛场,34岁的她仍是队伍核心。国际排联评价她“把二传手位置玩出了艺术感”,而她却说:“那些被退队的夜晚、摔伤的膝盖,都是勋章。”
如今,丁霞父母已年过六旬,催婚电话从未间断。“他们总说‘霞啊,该考虑以后了’,但排球就是我的人生。”面对镜头,她笑着展示腰间护具:“医生说我该退役了,可只要还能跳起扣球,我就不想离开。”据悉,丁霞目前仍是国家队重点培养对象,未来或转型为教练,继续为女排输送人才。
从被退队的小将到奥运冠军,丁霞用20年诠释了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。当同龄人享受生活时,她选择与排球共老;当质疑声响起时,她用实力回击。正如她常对年轻队员说的:“人生哪有白走的路,每滴汗水都会变成光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